这有点像后驾驶文明的开始。仅次于太空探索,因为它基本上改写了地球上的日常生活、通勤、城市、汽车所有权、工作、时间、自主性。引发了文明的涟漪效应。——美国网友 它的上路为所有的特斯拉车主描绘了一个愿景:你的特斯拉可以在把你送到终点之后自己去跑出租,甚至在你睡觉的时候帮你打工还房贷。 这一愿景最早始于2016年10月,马斯克在特斯拉发布的「Master Plan Part Deux」(总体规划第二部分)中首次提出Robotaxi概念,设想车主可将闲置车辆加入共享车队获取收益。 Robotaxi 将是 Airbnb 和 Uber 的结合。特斯拉车主可通过 App 一键将车辆加入 Robotaxi 网络,随时加入或退出,类似 Airbnb。车主通过共享车辆的收入将远超车贷支付,我对此模式非常乐观!” 不过在它上路之前,在美国旧金山Waymo已经成熟运行经年并超过Lyft的运营效率;在中国萝卜快路、小马智行等Robotaxi运行规模都远超特斯拉。 一位美园网友评价说:这有点像后驾驶文明的开始。仅次于太空探索,因为它基本上改写了地球上的日常生活、通勤、城市、汽车所有权、工作、时间、自主性。引发了文明的涟漪效应。 当然从目前来看,这十辆(有说法称是35辆)Model Y(参数丨图片)运行的范围太小,车上还有安全员,目前能乘坐的都是定向邀请的,尚没有完全对所有人开放,不仅相比Waymo,与中国境内的运营的Robotaxi相比数量、里程都逊色太多。 3、运行范围:限定在奥斯汀中南部约77.7平方公里的地理围栏区域内,略大于北京二环内的范围,并避开了城市中较为复杂的十字路口以确保运行安全。 5、有安全员:每辆Robotaxi的副驾驶位置均配备一名安全监控员,遇紧急状况可通过紧急停止按钮等装置对车辆进行必要干预。同时,车内还配备生物传感器,能够实时监测乘客突发健康问题并自动报警。 1、特斯拉的Robotaxi是基于量产的最新版的Model Y提供服务的,没有进行大的特理改装,最大的改装是可以让远程监控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紧急制动。 2、这是目前全球所有市场中仅有的不带激光雷达的Robotaxi,其成本远低于当下所有运营的车辆,最高不到当下最便宜的Robotaxi的三分之一。 近几年,中国的Robotaxi公司也在推原生Robotaxi,像今年上海车展期间,滴滴、小马智行和广汽传祺都在联合打造Robotaxi,其车辆在外观上都越来越接近量产乘用车,但无一例外都配有多颗激光雷达。 而且显而易见,马斯克已将Robotaxi业务视为支撑特斯拉股价的核心,异常兴奋的他在X 上发文写道「这是十年辛勤工作的巅峰,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团队是在特斯拉内部从零开始建立的」。 在中国市场为L3何时落地纠结并明确为L2设定细则之时,特斯拉Robotaxi的上路事实上给市场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,无论是L3、亦或L4,ODD将长期存在,但ODD设定的科学、合理,那么智能驾驶就可以称之为FSD,也就是完全自动驾驶。 不过该法该法案要到今年9 月 1日方可生效,特斯拉通过在副驾安排安全员的方式规避了这一限制,也就是说到9月1日之后,特斯拉有望取消安全员。 而就上特斯拉Robotaxi开始运营之前,谷歌旗下Waymo在6月17日宣布,将其Robotaxi服务拓展至旧金山半岛更多区域及硅谷部分地区,覆盖布里斯班(Brisbane)、南旧金山(South San Francisco)、圣布鲁诺(San Bruno)等城市。 而在今天(6月23日),哈啰、蚂蚁集团、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“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”在沪注册,注册资金12.88亿元人民币,正式进入Robotaxi赛道。 新公司由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(蚂蚁集团)、上海钧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哈啰)、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(宁德时代)共同持股,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。 今天Robotaxi的成功发布只是特斯拉 AI 故事的开始。我们今天体验的Robotaxi是基础,未来这些 Robotaxi可能具有 Grok 集成、内部定制和更加以用户为中心的重点,因为不再需要关注驾驶员体验。最终,当有足够的Robotaxi时,他们可能能够相互沟通和协调,以提供更高效的旅行体验。总体而言,这些 Robotaxis 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提供了无缝和个性化的旅行体验,点燃了自动驾驶的火花。


